首页

恋脚足控网址

时间:2025-05-29 01:12:19 作者:东盟-中国-海合会峰会首次举行 发挥1+1+1大于3效应 浏览量:21263

  中新社北京5月28日电 (记者 谢雁冰)东盟-中国-海合会峰会27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。三方首次正式“同框”,备受外界关注。

  会议以“共创机遇 共享繁荣”为主题。在国际形势变乱交织、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,建立起三方峰会这样的交流平台和合作机制,堪称地区经济合作的一大创举。

  在受访专家看来,东盟-中国-海合会峰会举行,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全新阶段,有利于促进跨区域互利合作,发挥1+1+1大于3的整体效应,为亚洲乃至世界发展繁荣注入动力。

 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东盟-中国-海合会峰会上说,如果我们翻开世界地图,比划一下中国、东盟、海合会国家的位置,可以发现正好构成一个大三角。大家都知道,三角形最具稳定性,我们三方通过更为紧密的联接和合作,能够形成资源、制造、市场的有机聚合,造就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圈和增长极。

  中国、东盟、海合会国家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,从古老的丝绸之路到如今的“一带一路”,三方的交流合作穿越千年。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表示,历史上的友好交往与近年来的密切合作,为三方峰会的召开奠定了良好互信基础。

  中国、东盟、海合会国家的总人口、经济总量均占全球约四分之一。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理事会秘书长、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王广大表示,东盟、中国和海合会是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实体,从经济规模上便可以看出,三方合作势必释放更多潜力。三方经济的多样性和互补性强,跨部门贸易、投资和经济合作前景广阔。

  在外界看来,中国的技术和市场、东南亚的人力资源成本、中东地区的资本优势,将使三方合作比双边合作更易产生规模效应。

  《东盟-中国-海合会峰会联合声明》27日公布,对外发出三方团结合作的声音,其中明确规划了未来合作方向。经济一体化、互联互通、能源安全、数字化转型与创新、粮食和农业、人文交流等多领域合作都被提到。

  联合声明指出,三方重申提升经济韧性和环境可持续性的决心,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加开放、包容、平衡。在经济一体化方面,三方表示,加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,促进可持续贸易,在数字和绿色经济技术等新兴和未来产业创造新的经济机遇。

  受访专家认为,这反映出面对“脱钩断链”和“筑墙设垒”增多,三方都更加认识到拓展多元化经贸合作、降低对单一市场依赖的重要性,这是三方间开展更多合作的内生动力。

  王广大注意到联合声明指出,“探索本币和跨境支付合作”。“更深入地推动跨境交易本币结算,为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提供了有力支撑。”他说。

  “这些务实合作举措让各国在共建大市场中实现更加丰厚的利益共享,将增强各国产业效能和持续发展动能。”许利平说。

  在外界看来,这场地理上横跨东亚、东南亚和西亚的三方峰会,也是全球南方发展趋势的缩影。

  王广大强调,东盟和海合会国家都是亚洲新兴经济体和全球南方重要成员,三方峰会向世界传递出清晰信号,即全球南方国家不是国际秩序的被动接受者,而是积极建设者。

  许利平表示,三方峰会是对现有合作机制的一项补充,机制性合作平台的搭建将有效消除信息差、降低沟通成本,更有利于未来三方在战略对接、务实合作等方面形成“共振”,并在共同关心的国际议题上集体发声。

  “此次三方峰会是新型全球跨区域合作的一次有益探索,对于全球南方如何团结合作、共谋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性意义。”王广大说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绿地控股集团董事长张玉良:发展新型消费空间巨大,应进一步突破堵点卡点

赛后,吴艳妮对现场观众的支持表达了感谢。如她所说,比赛当晚的白鹭体育场内氛围极佳,观众与选手之间形成了很好互动。吴艳妮脸贴亮晶晶的五角星出战,在赛场上很好辨认。

广西贵港:“土专家”杨达杰的农机梦

“鉴于世界上约80%的海啸由地震引发,当前我们的预警系统主要聚焦于由地震诱发的海啸,这实质上是一套地震实时监测与海啸预警相结合的系统。”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(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)副主任王培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
日本2024年度预算防卫费创历史新高 中方回应

闭幕式的主旨演讲环节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、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学典主持。多位中外学者在此环节发表观点。

【万千气象看中国】穿越长沙铜官窑灯火璀璨夜 梦回“大唐夜游记”

杭州10月6日电(鲍梦妮)今年是浙江实施“八八战略”20周年。10月5日,杭州亚运会期间,来自蒙古国、斯里兰卡、孟加拉国、印度尼西亚、澳大利亚、加拿大、巴西等国家的13名媒体记者在杭州参观了“大道之行——‘八八战略’实施20周年”主题展览,了解浙江的发展之路。

总书记和代表委员的故事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